.jpg)
技术分析研究的主体是 市场和 在这个市场上 交易的人的心理活动,它的运动形式和节奏,以及它的运动方向。
所以,在这个程度上,它比 基本面分析更 贴近现实, 因为它更贴近市场本身,这也构成了技术分析在日常交易中能达到的水平,而基本面分析却很难达到。
当然,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技术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更 注重 定量分析,而数据分析更注重 定性分析。
就交易而言,尤其是对于使用大量财务杠杆的外汇交易市场而言,定量分析在很多情况下,比定性分析更加实用。
从趋势到 震荡再到 马丁,我在外汇交易中走了很多弯路。
按时间顺序排列。
1顺势而为 突破性进入 策略看了很多文章后确定的第一个完整的交易策略:定义两个 级别,大级别和小级别,当小级别位于大级别边上时,如果转到并突破前一个极端后回调进场。
百分比止损,止损位是小级别转折时的转折点。
进场,进场。
顺势交易的第一种模式,在趋势明显的时候很容易赚钱,波动的行情会持续 亏损。
最麻烦的是无法应对大规模的V型反转,亏损时被逆市以3:1甚至4:1的浮动盈亏比止损,很烦人。
试着改进,加了机动保护,却发现该赚的没赚到,该亏的还是亏了。
复盘和实战都证实了这是一个长期亏损佣金的交易策略,所以我放弃了。
2赌博式固定 区间突破交易当时,我想到了一个逻辑。
任何品种都不可能永远在一个范围内来回走动。
总是要突破的。
很简单,突破买入,按1:1的比例平仓。
但显然,区间突破会有反复,一比一的盈亏不足以弥补失败的损失,所以我引入了马丁策略...当时天不怕地不怕,每天赚1%,持续了2个月,然后就遇到了注定的结局。
澳洲和 美国一次来回8次,所有的利润都被抹去了。
本想继续翻倍,但发现只要再失败就会损失巨大的50%,手都在发抖,不敢点击下单按钮。
最后丁丁放弃了。
然后我绞尽脑汁的改进这个策略。
3 扩张结构(区间两边的极端值)突破并入市经过前面策略的失败,我意识到固定区间震荡的时间很难把握,但马丁策略决定了你的尝试次数是有限的。
改变操作级别,或者根据区间的 极值采用移动区间,或者根据波动率设定区间,都无法克服上述矛盾。
最后,我发现了一个所谓的扩张结构,即在反复震荡的过程中,某个区间两边的极值会向区间外扩张。
俗称钟口。
这种区间扩张突破,往返次数相当有限!大多在5次以内,5次以外的就很少见了!这对于马丁的战略来说,简直是一个绝佳的舞台!但是,结局还是很悲惨的。
因为我的 止盈水平是一比一,随着区间极值的扩大,对止盈区间的要求越来越大。
在实际操作中,经常会遇到两种情况。
其一,在未达到止盈位之前,形成了新的区间,而过去在该区间操作的结果仍然是亏损。
二是扩张得太离谱,几周几月都达不到目标。
第二种情况会导致巨额的仓位被套牢,成交太少,以至于每年的收益非常少,有时还会有巨额的利息支出。
在第一种情况下,我试着根据新的区间继续马丁策略,很快就遇到了4次扩仓后又3次扩仓的例子,巨额亏损风险又回到了策略上!总之,这个策略又失败了。
市场分析。
美国 国债收益率 上行,资产 管理机构 减持美元空仓规模创历史 新高。
①3月9日当周,由于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升温,提振了美国国债收益率,资产管理机构减持美元 空头头寸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。
②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对8个货币对的数据汇总显示,包括养老基金、保险公司和共同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将美元净空头头寸减少了56968份合约。
这是自2006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减仓。
杠杆基金也减少了28305份看空头寸。
瑞穗证券首席外汇 策略师KengoSuzuki认为,这些美元空头头寸将 在未来几个月内全部平仓。
预计美国经济复苏速度将快于其他地区,收益率已经上升。
④美元的进一步上涨可能会促使美元空头彻底屈服,但目前的调查显示,策略师们仍预计美元对大多数G10货币将在年底前贬值。